论坛 > 博雅风采 > 杨顺波-I期学员学习小结
杨顺波-I期学员学习小结
MLAchina
发帖人:MLAchina
发表时间:2019-06-03 16:54:04

博雅管理:促进组织发展,建设功能社会,实现个人尊严 

从2018年9月1日起,开始参与邵先生、黄老师组织的24位老师一起学习研讨的博雅管理实践TTT,从另外一个纬度理解博雅管理,回顾9个多月来,几乎每周日早上9:00~11:00,除了少数几次因出差请假外,都积极参与,从一开始兴奋到中途有些烦躁,再到最后若有所获,颇有感慨。

对于博雅管理,我有自己的一些认识,我还从企业整体经营的视角出发,以每周一个主题,构建了我心目中的博雅管理,并以此创建【博雅管理同修营】,邀请18位导师和一群德友一起同读、共创,不知不觉中我有了自己的执着,当我参加TTT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马洽列洛教授的逻辑与我的逻辑不一致的时候,心升抗拒,这是我中途烦躁的原因。后来我想:邵先生研究德鲁克超过20年,既然他看重并推荐,一定有他的道理。下定决心,静下心来,慢慢琢磨TTT的逻辑和想要告诉我们的知识。

微信图片_20190603164359~1.png


以上是我整理博雅TTT的结构,慢慢地去理解TTT的逻辑和想要告诉我们的内容,通过整理,有以下收获:

第一课、管理是一种社会功能和博雅实践艺术;社会由政府、企业、非营利等三种形式的组织构成,每种形式的组织都是社会需要的,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政府维持秩序,保障公平正义;企业创造财富;非营利组织照顾弱势群体,实现人的想法···各有自己的独特任务和功能,管理使得各种组织能够完成自己的独特使命,是一种独特的功能。

难怪德鲁克去世之后,人们在他的故居用一句话来描述他的贡献:“在一个由多元组织构成的社会里,让每个组织负责任地、独立自主地、高效的运作,是自由和尊严的保障。因此,有效的、负责任的管理,是对抗zhuan制防范bao政的唯一选择。”

这是德鲁克的贡献,他让我们理解了管理是一种社会功能,是管理让我们这个多元的社会健康运作。从功能的角度来理解管理,的确是我本次TTT学习的一大体会。管理的功能:让组织成为一个整体,好比交响乐团的指挥,让不同乐手的演奏汇聚成为音乐;同时让组织现在与未来保持平衡,也就是说“经营好现在,着眼于未来”。

管理有科学(规律)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种实践艺术,而且还是一种博雅的实践艺术。管理需要运用管理者的知识、经验、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还需要运用经济学、历史、文化、艺术、心理学、自然科学等等知识,需要涉及人及人的价值观、成长和开发,涉及社区并影响社会,也受社会影响,当然与管理者自身的德行修养、福报有很大的关系。好的管理能够在创造顾客价值,赢得利润的同时,让顾客生活更加美好,与合作伙伴、社会生态共赢,同时还能让成员在道德修养和能力上实现自我超越。

第二课、德鲁克博雅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和基本原则;在学习的时候,我是感悟到了德鲁克认为社会正常运作的基本条件:每个人都应该通过组织、社区找到自己的角色,有地位,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实现功能,找到生命的意义,拥有存在感。这是德鲁克博雅管理的基本价值观,一以贯之。而博雅管理的七个原则,开始学习的时候没有感受到,后来邵先生不断的强调,特别是在与华章合作组织创建“德鲁克管理奖”的过程中,整理出了德鲁克博雅管理的价值观和基本原则,我听邵先生讲过很多次,有很多体悟。要想理解德鲁克的博雅管理,必须重视和理解这七个原则:

* 管理是针对人的,施行管理的也是人;管理的任务是让人们的努力共同作出成绩,发挥人的长处,规避人的短板;

* 管理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好的管理要能够融合本地的文化和传统;

* 每一个组织都要有清晰、明确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而且经常反思和重申,这是管理的头等大事;

* 每个组织必须让其成员不断成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 组织由不同专业的人组成,必须相互了解和协作;所有的成员都必须考虑清楚自己要实现什么目标,并要确保同事们了解和理解这个目标。所有成员都必须考虑清楚自己要对别人付出什么,并要确保对方理解这一点。反过来,所有成员还必须考虑清楚自己要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并要确保对方了解自己的期望。

* 单纯的产出数量或者“净利”都不足以衡量组织的绩效。市场地位、创新、生产率、人员开发、质量和财务成果,对于一个组织的绩效和生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 经营成果仅仅存在于外部。企业经营的成果是满意的顾客;医院经营的成果是痊愈的病人;学校经营的成果是学生学有所成,并在十年之后学有所用。至于在组织的内部,一切都是成本。

懂得这些原理并且遵照这些原理施行管理的管理者,将会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段时间学习,感悟到博雅管理还有一个基本原则:注意每个人的角色和功能,警惕权力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人是不完美的,需要通过组织获得身份的认知,需要通过贡献来获得成就和创造,找到生命的意义。同时,为了实现自己的功能,必然会有权力,权力又对人产生重大影响和诱惑,因此必须强调责任。

以上这两点我理解为博雅管理的功能和原则,从这里开始学习实践博雅管理。如果我要补充学习资料的话,我会把《企业的宗旨和使命》放在这一部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管理的功能。

接下来从功能、责任的角度开始学习生产率,这部分学习帮助我理解了德鲁克博雅管理的绩效文化,我好像听邵先生说过:德鲁克认为推广一种“尊重人性,重视绩效”的管理文化,意义重大。尊重人性是德鲁克先生一以贯之的管理原则,而重视绩效又怎么理解呢?通过学习我慢慢感悟到:人是通过绩效来承担责任的,一个管理者如果没有绩效,很容易自我陶醉,沉浸在“权力”的腐蚀之中而不觉察,确保权力的合理与正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责任来约束,而承担责任最基本的是确保任务能够完成,单位、组织有功能。

第三课、组织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企业为什么必须有利润;

第四课、生产率的作用及如何衡量;

第五课、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

第六课、批判性思考:学会学习;

这次学习是从理解企业利润的功能这个角度来理解企业的责任,企业要履行功能,持续地为顾客创造价值,就必须不断的创新,而创新是需要投入和有风险的,如果没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足够的创新投入,企业最终是会丧失创造顾客的能力,最终丧失功能被淘汰出局。真正的利润来自于创新,来自于更好的为顾客创造价值,本次学习引进了科赫的《做大利润》这本书所讲的案例和科赫关于良性利润的思考:有原则的企业家精神,通过自由、公平的努力,为顾客创造价值,赢得利润。反过来说,那种谋取垄断、谋取政府特殊补贴而获取的利润,不是良性利润,至于说靠忽悠顾客甚至欺骗顾客而谋取的利润,那是欺骗与盗窃,不是企业管理,这种企业是社会的毒瘤,没有实现功能,而在这种企业的人和成员,不可能有成就感。

本次学习研讨的过程中,邵先生的一个观点触动了我:要警惕“过度营销”和“过度定位”,邵先生没有用过度这个词,是我加上去,为了避免误会,意思大概不会错。营销和定位是有必要的,但过度就有可能诱导企业作恶,希特勒是一个心智营销的高手,他操作大众的心智,让大众失去基本判断,盲目跟随,最终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一家企业如果没有建立有原则的企业家精神,是很容易走上这条道。

谈到企业的责任:社会影响和社会贡献,本次学习让我加深印象的是“承诺不伤害”,这句话是我的价值观,我曾经在很多场合分享的时候反复强调:我可能会犯错误,但请放心,顺波是一个“绝不明知有其害而为之”的人。这次学习,好像是某次邵先生的分享,让我觉得这还不够,应该是我们一开始就确信,我们努力开发的产品和服务是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的!而且我们努力控制它的不良影响。

第4课让我理解:企业光有利润是不够的,还要有更好的利润,最起码大于资金成本,能够吸引资本的利润,一方面是坚持有原则的企业家精神赚取“良性利润”,一方面要通过提升生产率来赢得利润。本次TTT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学习理解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通过这个学习,我理解成果与投入的比就是生产率,而现代社会成果是需要认真界定的,是多个纬度的,比如说: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市场地位、生态系统、客户流量、大数据、知识产权、组织发展、员工成长、利润等等,这些都可以是企业的成果,有的好衡量,有的不好衡量,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界定。

事实上投入也是全方面的,除了最常见的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品牌资源等之外,还有人脉资源、流量资源、专利资源等等,企业管理其实就是整合外部资源创造外部顾客的过程,而创新很重要的就是整合闲置资源,为顾客创造价值。因此,识别有价值的闲置资源,学会整合资源,是现代管理一大机会与挑战。滴滴的案例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更高的境界就是整合社会碎片化的闲置资源。

当然,界定有意义的成果,在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越来越重要,理解了这一点,提升生产率的方法就更多了,特别是将产生更多的创新与创业。

总之,生产率的衡量和持续提升,是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管理绩效的检验。对于企业需要运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来进行衡量和提升,而对于个人,生产率的关键起码有两个纬度:有意义的成果和效率,特别是知识工作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邵先生反复的强调知识工作者的“质量”,他认为质量更加重要。这一点也提醒了我,对于个人的生产率,需要注意有意义的成果和领先的“质量”,产品设计不是设计多少个产品,而是设计的产品多么的畅销,100个平庸的产品还不如一个爆款。

第5课马洽列洛教授安排了【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通过这门课特别提醒不同的身份、角色,衡量生产率和提升生产率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因为这个课程也是我重点强调的,观点差不多,反而收获不是很大。

倒是在第六课的时候,教授安排【批判性思考:学会学习】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既然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社会,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的关键是知识和创造性,知识掌握在知识工作者的身上,我们只注意到了知识的一个基本特征:既留不下,也无法转让,但我忽略了还有一个重要特征:知识很容易过时。无论是企业的知识还是知识工作者的知识,都无法长期有效,因此,必须强调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是知识工作者如何学习,过去我特别强调的是学习方法:知识工作者必须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独特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本次学习,让我意识到了“学习态度”—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没有批判性思维,没有敢于质疑的勇气,那么其实我们并不是真正的学习,本质上只是模仿。以前,我隐隐约约反对“德鲁克说、德鲁克说”,这是思路不清,用大师的名义压人的表现,特别令人反感。这次学习我才意识到,这是“学习态度”的问题。

多年来我们一直养成“应试教育”的习惯,不是老师给我什么启发,而是重复老师说的,并以准确无误为成绩好。然而,事实上老师很可能是错的,对于管理者、知识工作者来说,知识的淘汰和过时加快,这就要求我们每个管理者更加要有批判性思考。

建立批判性思考最好的方法:不要盲从,要实践验证。德鲁克把这称为反馈分析,从使命出发,用成果来检验。反馈分析我以前也特别认同,但本次学习不同的感受是: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的想法都是假设,也许是对的,也许不一定符合现实,实践实验一下,看成果与我们的期望是否一致。然后从这个过程中学习:哪些结果与我们当初的构想不一样?为什么?···这要求我们谦虚、诚实、勇敢。

我认为这应该也是博雅管理的核心理念,这个理念会帮助我们客观认识自己,帮助我们在过程中学习、改进和自我超越。如果没有这个理念,企业很容易被知识工作者带到危险的境地:自大、盲目、违背常识。

接下来,马洽列洛教授安排了第七、第八课,很有意思的两个课程:

第七课、联邦主义:权力和权威的分配;

第八课、权力下放原则及如何克服运用的难点;

关于联邦分权制,我知道这是德鲁克为这个社会的一个重要贡献之一,这个方法通过《公司的概念》向很多大企业介绍,让他们的企业规模继续发展,但还可以实现有效管理。为了理解联邦分权制,我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认真研读过《联邦党文集》,对于联邦主义有了一些印象和认识,我认为:其核心是对人,对大多数人的客观认识。一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人是不完美的,如果这个人完美了那他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了,企业管理不应该建立在领导是完人的基础和假设上;另外一方面,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优势特长,都可以学习和自我超越,都愿意承担责任。这一点我没有改变观点,但本次学习我有了另外的收获和感悟:

1、权威的分配;一个管理者如果没有权威,其实也是没有权力的,如果要让一个管理者能够承担起责任,不仅仅要明确职权,还要帮助他建立起权威。比如帮助他成功,因为权威通常上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的。所谓的权威分配,需要看到他的成功,支持他、成全他、帮助他。

2、权力下放原则;这次学习我接受到了这样的信息:如果不把权力下放,意味着盗窃了员工的成就感。权力下放原则是道德领域,表达的是人对人的理解和尊重,不能因为效率而可以剥夺人们的尊严和基本权力。把权力下放原则放到如此高度,这是让我意外,但又是深深触动我的。

是的,每个人都应该而且有权通过工作获得成就感,获得存在感,找到生命的意义,这是人的权力和尊严,如果剥夺了这个权力,就是对人的不尊重。权力下放原则是一种道德原则,不是实用主义,这源于“人生来就被赋予生命存在与自由的基本权力”的信念,充分尊重每个人和每个人类群体的尊严、独特性与多样性和发展性还有自我实现的权力。因此才有高一层级的管理者不应该干预低一层级的工作和生活,从而剥夺他们的职能,尽管这样可能会提升效率。这是一种道德、信仰和信念,不是效率的追求。

当然,推行权力下放原则,还需要注意“一致性原则”,这是联邦分权制的优势和特色,这个观念一直有,但把两者整合合起来运用,这才是正确的联邦主义。

接下来,教授又安排了9、10、11三门课,再一次把重点拉到了博雅管理的核心“人”这上面来:

第9课、德鲁克的世界观;

第10课、服务利润链是如何起作用的;

第11课、人的尊严和人的发展;

这三章的学习,首先对德鲁克关于人的世界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 人无论其行为如何,都具有与生俱来的价值。(每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都会眉飞色舞);【天赋人权】,人的基本权力是“上帝”赋予的,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基本自然权力。这促进了我的思考:作为人我们的权力来自哪里?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有哪些?我们如何确保这些权力得到保障?···

● 人具有多重特性与维度,人不仅是生物性和生理性的存在,还有社会性、精神性、道德性的存在,人的这些维度综合在一起,指导人每天的行为。管理意味着对人的多重维度都要有所认识;

● 人是处于张力之中的一种存在:人存在于时间之内,存在于现实和永恒(上帝)之中;人存在于个体与社会之中,人与人的关系影响着人的情绪、偏好、情感,成就感、归宿感等等;

● 人的能动性;人不同于其他资源,其产出与人的努力、状态、想象、专注等等有很大的关系;

特别是德鲁克受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的影响,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存在,这种存在通过工作、贡献来得到体现,通过工作中的组织来得到体现,最近我还感悟到,人还需要通过家庭、社群、社区等方式来获得存在感,这需要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的角色,实现个体的功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如果不能这样,那么人就成了漫无目的的原子,没有了意义。

因此,管理就应该让人得到“地位”发挥“作用”;人如果失业了,意味着“存在感”的丧失,意味着没有地位、没有归宿,没有价值感和存在感。从社会的维度来看,人被忽略了,如果从企业的维度来看,如果一个员工被当成“物体”来看,没有方向,没有思考,只是按部就班的工作,好比流水线上的工人,收费站的收费员,人的特性被忽略,这种忽略会造成人们逐步丧失人的尊严。

管理就是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雇佣、组织和发展,让人与组织、社会链接,让人的能力得到发挥,为组织的目标做出贡献,促进组织的发展,通过组织来获得社会地位和作用。

邵先生在分享的时候,我几次听到了所谓的“对人的世界观”,这是人们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就是你怎么样看待你身边与你共事的人?他们是平等的值得尊重的还是有差别的可以利用的?决定了你的管理理念。

第10课《服务利润链如何起作用的》和第11课《人的尊严和人的发展》,通过美国“为你服务公司”和韩国“柳韩金佰利公司”的案例来讲述对人的世界观的实践。印象最深的是为你服务公司的创始人,洞察到了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在组织之中没有被足够的尊重,他们善意和创造力没有被激发,他们是企业、组织里的服务部门,也就是常说的保洁卫生服务部门,他们通常由文化素质不高的人来完成,他们不是组织的核心部门,永远进不了高层管理会议,就算是影响很多的医院,也是一样,于是为你服务公司发现了这个机会,尊重每一个工作中的人,帮助他们提升专业和开发工具,让他们工作由成就感,而邵先生当年把这个公司引进中国,就是看到了普通工人被尊重和开发的这一点,产生了感应,现在爱玛克的前身。为你服务公司的案例,除了说明了服务价值链创造优质服务的关键是人,还让我明白了如何从人的纬度发现机会。

举例来说,如果观测到工作和生活中的人,如果有不满意和不顺手,不能够高效工作,幸福生活,那么就有创新机会,一切让人们的工作、生活更加美好。

而第11课解读柳韩金佰利文先生的案例,由吴江燕来解读,特别亲切。这个案例我两次现场听文先生解读过,第一次我印象最深的是365天每天1小时学习计划,终身学习;第二次是4组两班制让员工有时间学习;本次学习,我加深了一个印象:尊重人的现实,让人有生活,让人有成长,是特别重要的事情,这体现了博雅管理的基本价值观。举例来说,拥有这个观点,就会很容易对996做出自己的判断,无论996说得多么的精彩,什么“向奋斗者致敬”之类,但996本质上不尊重人性,让人失去生活,这样的生命成功也没有什么意义。而帮助员工成长不是牺牲他的时间,而是对他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让他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努力避免像高速公路收费员这样的工作岗位出现;鼓励员工学习成长,并提供方便和支持,而不是鼓励他“奋斗”天天加班。

第12课《好的领导力与追随力》和第13课《领导力的运用:仆从式领导》,是讲领导力的,体现了马洽列洛教授一以贯之的理念,从人的角度,从追随者的角度来讲领导力:领导力就是将人的远景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将人的绩效提升到更高的标准;将人的个性发挥到极致;这三句话,我过去也特别有感觉,曾经在很多场合分享过,但我的分享没有从人的纬度来进行强调,事实上,德鲁克的领导力其实就是博雅管理的目的:激发人的善意、释放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尊严。这样的话就打通了领导力和博雅管理的一致性:人。

第13课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我是有些障碍的,那是因为我不太喜欢“仆从”的概念,第一我不愿成为谁的仆从,我是独立自主的;第二我特别反感有很多公务员说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其实是忽悠,还不如实实在在把事情做好。但随着学习,特别是听到邵先生讲到好的领导力就要有仆从的心态,领导者要有服务他人、成全他人的心态和行为,这样他才会从以自我为中心转移到以任务为中心,服务大家,帮助伙伴完成任务和成长。现实中,很多很多的领导,误以为领导就是代表完美,代表着一呼百应,代表着魅力,这是危险的,这会使得领导为了证明自己,而不是着眼于任务,服务员工。

没有服务意识,没有谦卑的心态,没有以任务为中心,要想当好领导,其实是很难,也很容易误入歧途,“仆从式领导”尽管被一些人用滥了,但还是不得不提,只不过要转换为实践中,像拉里一样提出“有效的关心人的领导的十个特质”,不断实践运用,而不是停留于口号。

拉里仆从式领导的十大特征:倾听、感同身受、疗伤、省察、说服力、抽象化、前瞻性、管家、致力于他人成长、建设社区。仆从式领导建立在关爱的基础上,力求使其他人参与决策,服务和尊重员工,促进他们的发展。我也抽时间好好想一下我的“仆从式领导”原则,这个原则应该体现博雅管理的基本理念:激发人的善意,释放人的潜能。

本次学习最后一课是“社会生态学的运用:自我管理”,这一课一开始我以为是谈自我管理,也是有些大意,因为【自我管理】这个话题我组织讨论不知道多少次了,也曾经做过不同形式的分享,我一直按我的逻辑来学习和实践自我管理,而且我也很自信自己的自我管理。然而这一次学习却促动了我不一样的思考:如果社会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何帮助员工做好自我管理,以应对知识社会、组织社会、互联网时代对每一个人的挑战和机会?

角度不一样,思考纬度和深度是不一样的,事实上这一章如果可以改名字的话,可以改为:如何运用博雅管理的原则,在动荡的社会实现自我管理?实际上,这就引导我们每一个人思考:在一个自我有更多机会彰显的时代,如何进行博雅管理的实践?那么,这就又回到我们的世界观:如何看人?如何认识自己?

我们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不完美的人,同时我们又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长,也有无可奈何的局限,我们需要空间、平台来展现自我,通过发挥自己的长处来实现自我,找到自我的价值,当然我们也需要承担责任,做出贡献。同时我们又必须意识到我们是一个有善有恶的凡人,我们必须想方设法的发挥我们的优势长处做出贡献,同时又必须防范自己受到权力、利益和名誉的诱惑,特别是当我们是专业的知识工作者,没有人了解我们的专业,没有可以管控我们的时候。

特别是在这个特别的时代,我们的生命、工作时间大幅度延长,我们如何保持工作激情,长期持续的管理好自己?然后推己及人,让每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确意义重大。

本次学习不知不觉的结束了,近9个月的学习过程对我的影响有以下难忘的:

1、我从一开始有感觉,然后中途烦躁,然后重新反思有重要的收获和感动,这个过程再次警醒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要学习德鲁克的“带着无知去管理”,我呢应该“带着无知去学习!”

2、邵先生每一次认真、真诚的分享,让我感动和佩服。他明明知道我偏了,但没有给我指出,让我慢慢感悟。一年前,香港应先生指出,我所说的博雅管理与邵先生所倡导的博雅管理不一致,我与邵先生沟通,邵先生说我的分享没有“硬伤”;两个月前,岳老师提示,我理解的博雅管理与邵先生所倡导的博雅管理不一致,我找邵先生探讨这个问题,邵先生说博雅管理没有标准答案。最近,复习,看了好几次邵先生的研讨视频,正如邵先生所说“吾道一以贯之”,邵先生倡导的博雅管理的确与我所理解的博雅管理有很大的区别,但邵先生没有指出,给我留出了空间,佩服邵先生的胸怀。

3、整个课程的结构和案例的选择,的确有独到之处,完全围绕着“激发人的善意,释放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尊严”来展开,从管理的功能到人文艺术,到管理的基本原则,到利润和生产率,再到对人的世界观、人的尊严与发展,到领导力,最后自我管理,完全围绕着“人”来展开,而且运用了很多案例,都是为了说明【博雅管理】说可以落地实践的。

4、每周两个小时的集中研讨,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领悟博雅管理的含义。由于我跑偏了方向,把注意力放在了邵先生的身上,同时有了很强的我执,这个过程中学习领悟不是很深,但我看到很多老师眉飞色舞,说自己打通了···但我坚持不懈,直到最后我才领悟邵先生倡导的【博雅管理】的真正含义。尽管如此,这个过程也是非常有价值,还不知不觉与近20位老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5、本次学习,有大量的阅读资料,由于我执着于我的方向,所以很多阅读我是选择性阅读和选择性理解,7月1日第2期班,我将重新认真阅读,认真感悟博雅管理的真正含义。


我要回复
您还未登陆! | 登录 | 注册
最新帖子
BCF章程(2021)
BCF章程 - 2021
[创业微课程] 桂启成系列-7 那些未曾改变的事情
[创业微课程] 桂启成系列-6 互联网带来的改变
[创业微课程] 桂启成系列-5 移动代理门店
[创业微课程] 桂启成系列-4 多元化经营的尝试
[创业微课程] 桂启成系列-3 互联网带来的冲击
[创业微课程] 桂启成系列-2 辗转光华长安大厦
[创业微课程] 桂启成系列-1 多面手的养成
王章林学习德鲁克《新的世界观》体会
热门帖子
推荐帖子
田润浓(二)-I期学员学习小结
田润浓(一)-I期学员学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