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社会中,同样重要而且可能更重要的是雇员,即知识工作者,拥有生产工具。现在,越来越多的购买机器和工具的资金不是知识社会的真正投资。真正的投资体现在知识工作者的知识上,没有知识,无论机器有多么先进,多么复杂,也不会具有生产能力。
另外一个结论是:由于知识社会必定是组织的社会,因此它独特的中枢机构是管理部门。
当我们首次开始讨论管理时,这个词的意思是"企业管理",其原因在于大型企业是第一批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新型组织。但在最近的半个世纪中,我们认识到,所有组织都需要管理——无论它们是否使用这个词。无论组织开展什么样的业务,所有管理者做的工作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必须让分别掌握不同知识的人团结在一起,共同创造绩效。他们都必须让这些人的优点在工作中体现出价值,并尽量让他们的缺点影响不到工作。他们都必须思考组织要求什么样的绩效,并据此确定组织目标。他们都有责任思考我所说的"经营之道",即有关组织的绩效和行动的假设,以及帮助组织决定放弃某些事务的假设。他们都需要一个思考策略的机构,通过这样的策略,组织的目标能够转化为绩效。他们都必须定义组织的价值观、奖惩体制,并据此来定义组织的精神和文化。在所有组织中,管理者既需要在工作中使用和约束组织成员所拥有的管理知识,也需要了解和认识组织本身以及组织的目的、环境、市场和核心能力。
管理在实践上的应用已经拥有很长的历史。历史上最成功的管理者无疑是埃及人,他们在4 700多年前就史无前例地用最短的时间设计并修建了金字塔。与人类在那个时期修建的任何其他工程都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同,当初修建的金字塔现在仍旧岿然不动。但是,作为学科,管理仅仅有50年的历史。大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才第一次朦朦胧胧地感觉到管理的存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才开始初现端倪,而且在那时,美国是管理学的主要实践者。自那以后,它就成为发展最迅速的新型研究方向,对管理学的研究也成为发展最快的新学科。历史上的任何职能部门都不像最近五六十年的管理和管理者那样迅速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而且任何职能部门当然也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席卷全球。
在大多数商学院里,学生们学到的管理仍旧是一组方法,如预算编制的方法。与任何其他工作一样,管理拥有自己的工具和方法。但是,管理的本质不是方法和程序,就像医学的本质不是尿液分析一样,尽管尿液分析也很重要。管理的本质是让知识体现出价值。换句话说,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在其实践中,管理真正属于一种"人文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