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K•格林利夫是谁?

罗伯特•K•格林利夫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是追随艾默生传统的散文家。早在1970年,他写了一篇名为《仆人式领导》的短文,其中引入了“仆人式领导”这一术语。这篇文章与其他著作影响了整整一代的管理专家和机构领导者。

鲍勃•格林利夫(Bob Greenleaf,1904-1990)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管理、发展和教育研究所开始第一份工作。退休后,他开始在哈佛商学院、福特基金会以及数十所教会和非营利机构授课,并提供咨询服务,开启了他的第二段职业生涯。在动荡的20世纪60年代,格林里夫试图理解为什么有许多年轻人反抗美国机构,尤其是大学。他的结论是,错误在于机构:他们没有做好服务,因此,他们在领导方面表现不佳。

1970年,格林利夫写了《仆人式领导》,这篇短小有力的文章在今天仍然影响深远。书中,格林利夫描述了仆人式领导的一些特征和活动,提供了一些例子,表明受愿景和仆人伦理启发的个人努力可以对社会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格林利夫认为真正的领导者是由他们的追随者选择的。他还探讨了成为仆人式领导所必需的技能;阐述了意识、远见和倾听的重要性;并对强制性、操纵性和说服力进行了对比。

几年之后的1972年,格林利夫发表了第二篇文章《仆人式体制》,该文的基础是体制也可以成为仆人。格林利夫提到,在当今社会中,大部分对人民的关心都是由大型复杂的体制调和的。仆人式体制挑战了等级机构的传统智慧,以及我们主要机制中对权力的使用。阅读这篇文章后,教会、企业和大学的受托人和领导者将以全新的方式思考组织架构。

当格林利夫继续思考组织的运作方式时,他意识到机构由受托人控制。这种反思促成其于1974年发表了第三篇文章《仆人式托管人》。对于那些在重建信任中愿意冒险成为强大力量的受托人或董事来说,这是篇必读文章。该文旨在解决高级主管需要能干的受托人提供的持续、关怀(但苛刻)的协助的问题。格林利夫利用其在机构中的毕生经验,解决了受托人角色模糊的问题,并针对受托人团体如何申诉其合法职能提出了建议。

在1990年去世之前,罗伯特•格林利夫一直致力于撰写关于管理、仆人、组织、权力和激励性的文章。

image.png

获取更多信息,请咨询:罗伯特•K•格林利夫仆人式领导研究中心美国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第86大道东921号200房921 East 86th Street, Suite 200, 46240

www.greenleaf.org

《仆人式领导:探索合法权力与伟大性本质之旅》

罗伯特•K•格林利夫

(共338页,1977年保罗传道会出版社出版)

ISBN 0-8091-2527-7


« ...1011121314 15
您还未登陆! | 登录 | 注册
相关课程

TTT-VI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80 root

TTT-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7 root

TTT-I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1 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