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仆人式领导》

罗伯特·K·格林利夫

image.png

仆人和领导——在不同层级或职业中,这两个角色能够融合在同一人身上吗?如果可以,那么这个人能够在当下的现实世界中生存并卓有成就成效吗?基于目前的认知,对这两个问题我都会给予肯定回答。本文将试图解释其原因,并就如何实现这一领导模式提出建议。

 “仆人式领导”这一理念源于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的故事《东方之旅》(JourneytotheEast)。这个故事描述了一群人的神秘之旅,或许这是黑塞自己的旅程。故事的核心人物叫利奥(Leo),他作为”仆人”与这些旅人同行,负责一些杂务,同时也用他的精神和歌声来鼓励支持着整个团队。他在团队的存在意义非凡。直到利奥失踪之前整个旅途都很顺利。他失踪之后该团队陷入混乱,旅程被迫终止。如果没有仆人利奥,他们就无法继续旅行。讲故事的这个人是该旅行团的一员,在经过多年的流浪之后,他找到了利奥并将其带回到发起这次旅程的盟会。到了盟会他才知道,原以为是“仆人”的利奥,实际上是盟会的会长,是盟会的精神领袖,一个伟大而高尚的领导者。

读者可以想想一下黑塞写这篇小说时试图传达的思想。我们知道他的大部分小说都是自传式的,他的一生备受煎熬,而《东方之旅》则标志着他晚年宁静生活的转折点。评论家对于黑塞的生活和作品有诸多猜测,其中一些评论家则特别关注这个最令他们费解的故事。但对我而言,这个故事清楚地表明,“伟大的领导者首先是仆人”,而这一简单的事实却是成就其伟大的关键因素。利奥实际上一直都是领导者,但他首先是仆人,因为那是他“骨子里”真正的状态。

一个天生是仆人的人被授予了领导权。但这是给予或假设的东西,可能会被拿走。他的仆人本质是真实存在的,无关给予或假设,也不会被拿走。他首先是一个仆人。我提及黑塞和《东方之旅》有两个原因。其一,我想说明“仆人式领导”这一理念的来源。其二,我想借着这个故事来讨论一下预言。当我在十五年前第一次阅读关于利奥的文章时,如果我能像现在一样专心听取当代预言,那么这篇文章的初稿彼时可能就已完成了。事实上,这个念头已经蛰伏了十一年,直到四年前,我才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在这个充满领导危机的国家里,我应竭尽所能做些事情。我痛苦地意识到自己对当代预言的领悟无比迟钝。而且我已经深刻反思了为什么我们没有人能听到或留意到预言的召唤(这在我们这个时代并非一个新问题,当然也不比过去更糟)。

我现在接受预言理论,预言的声音其实非常清晰,并且具有与所有时代相同的洞察力,一直中肯地传达着其观点。与过去最伟大的人有着同样崇高精神的男男女女,如今在跟我们一起讨论当下的种种问题,指明更好的出路与更好的性格,以在当下活得更充实、更平静。

能够预言贫瘠与富裕的变化因素在于兴趣、在于追求的是什么、在于听众的反应。不在于这些变化因素存在与否,也不在于预言的相对质量高低,力量大小。当人们对预言有所回应时,预言的地位就会提升。而如果人们对早期的预言不理不睬,甚至唾弃预言,预言家所表现出的才能则有可能被埋没。

这就是说,是这些“追求探索者”塑造了预言家,而我们主动寻找和回应当代预言家的声音则可能标志着预言家的成长及其预言的转折点。但既然我们是自己历史的产物,我们可从过往的智慧中看到对当前的预言。我们尽己所能地广泛聆听各种各样的当代思潮。然后“选择”那些我们挑选并聆听的预言家——无论“新旧”——吸收他们的建议,结合我们自己的方式,在现实中磨砺,最终形成我们自己的立场。

一些不赞成这一说法的人断言,他们信赖一个或多个过去的预言家,因为他们给出的“预言”经受了时间考验,而现代的预言家则不像他们那样具有说服力。但如果一个人真的相信该“预言”能经受时间考验,那么他如何成为一位探索者呢?当一个人不愿活在当下,并且屏蔽了预言的声音,他又如何听到当代的声音呢?

我们无法验证这个假设以及与其相反的言论。但我认为,选择在此假设的这种预言家会带来更多希望,他在对每个人的预言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们无法与已故预言家互动,带给他力量,但这在活着的预言家之中可以实现。因格牧师(DeanInge)曾说,“信仰就是选择了更高尚的假设。”

当然,人们不会忽视历史的伟大声音。人们每天早上醒来,都不是因为迫于无奈去彻底改造历史行进的车轮。但如果他是一个“仆人”,无论是领导还是下属,他将一直寻找、倾听,期待更加顺应时代向前的车轮。它可随时出现。我们任何人都可从个人经验中找到它。我对此满怀希望。


1 23456... »
您还未登陆! | 登录 | 注册
相关课程

TTT-VI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80 root

TTT-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7 root

TTT-I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1 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