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的雄辩力 上述就是德鲁克文章的典型特点。他不会死拉硬拽读者,硬塞给他们一些他们不想要的结论。相反,他会轻轻地挽住他们的胳膊,与他们一道儿散步,边走边谈,娓娓道来,最后引领他们走到一个处所,那儿有再合理不过的结论在等着他们。在论述的过程中,他往往保持沉着冷静、有条不紊、深思熟虑的步态,但也并非始终如此。他不时也会像勇士一样斗志昂扬,展示他的雄辩之才。让我们再来看看他对“利润”犀利无比的论述:

    “事实上,这一大家耳熟能详的理念(即利润动机越大,利润率就越高)适得其反,有害无利。它直接导致我们的社会误解了利润的本质,令利润长期遭受敌视,这是工业化社会中最危险的弊病之一。美国以及西欧国家所出现的最为严重的公共政策失误,它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这些政策全都基于对企业的性质、职能和目的的错误认识。对于‘企业的利润和企业的社会贡献能力是一对固有的矛盾’这一普遍性信念,它也要负很大的责任。事实上,企业只有具备较高的赢利能力,才能够为社会做贡献。说白了,一家破产的公司不可能是一个好雇主,也不可能是社区的好邻居和好成员——无论当今某些社会学家如何反对这个看法。”

    毫无疑问,这是—篇不留情面的愤然之作。确实,当时的直接背景是,德鲁克希望讨论诸如“利润动机”(心理现实)和诸如“赢利能力”(评测企业的抽象标准)等词汇之间的逻辑差异。而更大的背景是,德鲁克著作中有许多章节都大力主张把利润看作一项对未来风险的重要保障。

    尽管如此,这仍是一篇檄文:布道般的渐进节奏,打破因果顺序的逻辑,单刀直入、直切主题的论述,对怀疑者毫不留情的轻蔑语气。这篇文章与德鲁克一贯的文风大相径庭,他这样做绝非失态,也绝非无能,而是有意鞭挞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

    因为德鲁克很清楚,文字的教诲和启发作用不仅仅在于以理服人,还在于压倒或摧毁反抗者的意念。如果事关重大,且读者中有些人的思想顽固不化,他就会采取强硬态度,凭借他强弩劲矢般的言辞击破世俗的防线。这一方法他轻易不用,但只要出手就必定成功,他是卓越的语言战术家。

道德忧患 

    即使是这样的章节就摆在眼前,许多批评德鲁克的人仍对他苛责有加,他们认为德鲁克的思想显得缺乏激情,有点儿超然物外。他们真是大错特错了。“不感情用事”和“缺乏激情”根本就是两码事。德鲁克审慎客观的态度说明他在竭力追求一种冷静的推理,这本身就是激情。实际上,他的很多思想都体现出对道德目的强烈的紧迫感。他高度重视管理工作问题,因为他非常担心:如果西方社会的重大机构丧失了自己的基本责任,后果将不堪设想。

    任何一个“半路出家”、细心研读德鲁克早期或近期著作的读者,都没有办法不注意到,德鲁克始终没有忘记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和德国纳粹主义的教训。那段历史创伤不断在他的脑海中显现,这种深远的影响,是那些年纪较轻且在美国土生土长的管理学者所无法体会的。(德鲁克1909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对于二十世纪社会因为制度失灵所付出的代价,这些人永远感受不到德鲁克那样的切肤之痛。

    在当今世界,德鲁克认为,大家所珍视的人类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大型组织的保护。如果这些组织成功了,它们便有条件满足个人对成就的需求,这些在西方社会已经实现了。组织成为个人表现的主要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个体通过自我约束来实现自由和承担责任。如果企业的种种制度无法满足经济效益、社会和个人的种种需求,我们每个人便失去了保护,社会必然会落入混乱和恐怖力量之中。难怪德鲁克如此重视管理者的特质和他们所肩负的巨大责任。


您还未登陆! | 登录 | 注册
相关课程

TTT-VI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80 root

TTT-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7 root

TTT-I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1 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