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读彼得·德鲁克

艾伦·坎特罗(Alan M. Kantrow)

    提起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的名字,企业丛林里就会有很多双耳朵竖起来。多年来,德鲁克对企业的研究几乎无所不包,而且基本上对每个领域都进行了富有见地、堪称经典的阐述。他的文章和著作塞满了他那个六英尺高的书架。如此高产所体现的专业成就本已无可匹敌。然而,除此之外,德鲁克的身影还无数次出现在高管论坛、演讲厅、会议室和教室里;他是不辞辛苦为各方提供咨询服务的顾问:他也是写作高手,擅将复杂的理念变成洗练而优雅的文字。所以,提起德鲁克必会引起大家的注意也就不足为奇了。人们愿闻其道,是因为他们尊重经验丰富的权威——精练的思想、独到的分析、明晰的阐述——并渴望从中受益。

    当然,也有人对德鲁克不以为然。这些人(尤以学界人士为多)认为:与学者相比,德鲁克更像是一位新闻记者;而与新闻记者相比,他又更像是一位能说会道的泛泛而论者。他们不屑德鲁克的研究,说那根本就称不上研究,说他的那些管理理念不但缺乏条理,而且最不应该的是,也不成体系。在这些人心目中,德鲁克是一位纸上淡兵的哲学家,缺乏实干家的实践资历。

    人们对德鲁克的态度呈现两种极端:一种是抵触,他们认为德鲁克对公司日常运营中的种种具体细节,既不关心也无胜任的能力,所以质疑共论断的权威性。另一种则是追捧,德鲁克最忠诚的追随者(就像许多著名思想家的门徒—样)将其奉若神明。他们根本不考虑原文的话语背景,动辄援引德鲁克的某句话或某段文字来为白己的论点辩护,而德鲁克本人却未必赞成这些论点。狂热的信徒们还将德鲁克复杂的思想简化为一条条空洞的教典,殊不知,这种教条主义的简化其实严重歪曲了德鲁克的原意。

    其实,助长这些过度反应的正是德鲁克著作本身。一方面,他提出的诸如“贡献系数”(contribution coefficient)等引人联想却又不甚完善的概念,为学界的反对之声提供了温床。另一方面,他所追求的警句式简练文风,又正合了那些只图简单、不求甚解之人的心意。确实,像德鲁克所说的“多数销售培训根本就不合格,顶多把一个智障者变成低能销售员”之类的警句,在修辞上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但是,也在不经意问纵容了另外—种倾向——对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敬而远之。

    任何时候,口号都是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使思想更加锐利透彻:运用不当,则沦为头脑肤浅之辈胡乱挥舞的大棒。

影响深远的理念

    但是很多时候,德鲁克的著作之所以引人注日,既不是因为那些格言警句,也不是因为精确的技术运算。人们侧耳倾听,更主要的是为了捕捉德鲁克宙有启发性的理念中所蕴涵的智慧。这些听众是如此地热心领悟,这些著作的影响是如此地长盛不衰,以至于德鲁克的许多理念都己成为当今经营常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想要与这些理念保持适当的距离并非易事,即使是在回顾中。

    在德鲁克的诸多埋念中,他所描述的“现代工业社会由大型组织构成”的愿景,早已人尽皆知;他的“企业是工业社会的代表性机构”的观点,如今己变成平淡无奇的现实,他的“适用于任何社会性或政治性机构的分析方法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的见解,现在也是多么地理所当然。

    然而,曾几何时,人们并不在意企业的合法性来自何处,也不关心企业遵循怎样的组织原则、采用何种领导力模式;曾几何时,管理层并不认为有必要考虑员工对“身份”和“功能”的关切,也不重视管理层级内部和各层级之间的有效沟通,更不急于将“知识工作者”纳入决策和指挥体系。

    还有,企业过去认真对待过人员招聘和高管培养吗?充分发挥过董事会成员的作用吗?关注过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需要了吗?过去,企业是否足够重视工作本身的内在逻辑,是否足够重视那些能够提高管理者的效率和效能的技巧?过去,企业是否曾经忽视诸如企业所在行业的性质、顾客的性质等根本问题?

    今天,如果有哪位管理者辩称,要把利润作为经济效益的客观衡量指标或者以利润作为未来风险的保障,这样的言行己经不再新奇,因此很难上新闻头条了,至少在商界如此。今天,如果有人呼吁管理层既要关注短期日标,还要思考长期战略,也没有谁会感到震惊了。今天,如果有人建议商业计划要为创新而定,他的声音也不再是荒野中的孤独呐喊了。

    是的,所有这一切都已不足为奇,如今看来都是天经地义。而这正说明德鲁克对管理思想的影响有多么深远,不管直接还是问接,他的这些理念早己渗透到人们的脑海,成为专业领域里的民间智慧,甚至家喻户晓。


1 23456... »
您还未登陆! | 登录 | 注册
相关课程

TTT-VI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80 root

TTT-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7 root

TTT-I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1 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