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拉德赞成德鲁克关于领导者的观点——认为领导者要成为对组织使命负责任的仆从。但是,波拉德关于有效管理者的观点更鲜明地体现在精神方面。他认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认为自我控制是领导力的一种必备品质。但是,对于波拉德来说,耶稣关于“交出你自己”的信条显得更为重要:“他教育自己的信徒说,没有任何领导大于其所领导的人,因此,即使是最为卑下的工作也值得领导亲力亲为。”尽管波拉德和德鲁克都信奉仆从式领导的管理理念,波拉德的信念中带有更为强烈的宗教意味。对于波拉德和诸如罗伯特·格林利夫之类人来说,仆从式领导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员工的最根本利益,并时刻展现出服务于他们的热忱。管理者意志要坚强,以结果为导向,同时做到热情高涨。
•以身作则,让自己对所服务的对象时刻怀有一颗仆从一般的心。让管理者将这一点付诸实践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做到真正自觉自愿地做最下等、最乏味的工作。这么做不仅能够让管理者有机会理解公司所设计出来的工作的性质,而且还能让他对第一线服务工人的体会感同身受;这有助于让公司的所有工作不失尊严。这样,领导者就会成为真正的楷模。
•接受员工,同情员工,聆听员工意见,并向员工学习。德鲁克说过,“聆听并不是一种技巧;它是一种行为准则。任何人可以做到聆听他人。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停止说话(认真倾听)。”
•不要总是把眼光投向领导者,而要投向跟随的人,投向其工作和生活前行的方向。
也许不出所料的是,仆从式领导者的力量,有一部分源于他们带给追随者的尊严感,他们对追随者的人生发展和经验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受到善待的追随者们更愿意听从这样一位领导的召唤。5仆从式领导使组织得以推行德鲁克所提倡的良性的用人决策的关键原则之一:避免对绩效或聪明程度做出虚高的评估。一旦领导者愿意从事枯燥乏味的工作,就能告诉大家这样的工作并不“低下”。
仆从式领导还能够帮助波拉德和ServiceMaster公司解决德鲁克提出的领导的合法性问题;仆从式领导有助于为行使管理权力找到合理的依据。组织要达到目标,权力和权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第一目标同样为组织行使权力和权威提供了道德准绳。正如波拉德所说的:“除非领导者能够自己赢得掌握权力的权利,而且所掌握的权力被认为是合法的,否则的话,他们就会陷入通过权威和蛮力而硬性行使权力的陷阱。”
第一目标既体现了德鲁克指出的使权威得以合法化的方法,也体现了他对信仰的重视,可以说将二者完美地结合了起来。ServiceMaster公司的使命有一个观念上的根基,那就是,认为个体的人的发展是造物主上帝的副产品。这一使命将管理者和员工团结到一个更大的目标之下:“人们希望能够为了一项事业而工作,而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存而工作。”波拉德说。“每当公司的事业与员工的事业紧密关联的,公司就能进步——因为你将看到非凡的绩效。”
尽管在任何组织中,直接评估仆从式领导的效果都是很困难的,但是波拉德在其《公司的灵魂》和《服务于两个主人?》两本书中所提供的诸多例证都清晰地表明,ServiceMaster公司致力于让其员工得到发展,使其在公司内外能够承担更大的责任,实现更高层级的自尊和个人发展。这些人包括了那些最开始只是做低层次工作、拿低水平工资的人,他们通过自身的激励和努力,加上来自管理层的支持和发展,一路前行,最终晋升到了ServiceMaster公司的管理团队中去。
该公司除了实现了个人发展这一结果之外,还不断地给股东增派现金红利,从1970年到2000年30年间从未间断过。从1963年到1988年的25年间,该公司每股收益的年度复合增长率为18%。从1976年到1996年20年间,净资产回报率平均达到了50%,这一时期ServiceMaster公司的股价从每股1美元上升到了每股28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