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林肯:关于领导力的案例研究

亚伯拉罕·林肯也许算得上整个美国历史上最显要的人物了。尽管已经有人说关于他恐怕已经没有太多新东西可说了,但是有关林肯的出版物仍然层出不穷。1876年4月,在林肯塑像揭幕的贺词中,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说:“可以断言,再也没有人能提供关于林肯的新内容了。”60年后,历史学家詹姆斯·伦德尔出版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林肯这一主题已经被穷尽了吗?》。尽管如此2009年庆祝林肯诞辰200周年的时候,众多历史学家仍然大肆宣传造势,其中包括《美国历史学刊》推出的特刊。从伦德尔1936年说过有关林肯的主题已经穷尽了之后,关于林肯的出版物一直在增加。历史学家艾里克·福纳不无讽刺地评论说:“林肯是被人们描述得最多的历史人物,耶稣基督除外”。

人们持续不断地探究亚伯拉罕·林肯的一生和及其所生活的时代,这种探究带了诸多好处,其中一点是,我们对林肯这个人及其身边的那些人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精微了。布兰恩·德克和马克·施泰纳等历史学家更多地聚焦林肯早期生涯所处的19世纪的历史情境,强调其同代人以及这些人的态度对于林肯个人信仰的形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另外一些历史学家,包括斯蒂文·拜里和特里普等,则选择描绘林肯的个人生活,深入其心理、婚姻或者早期罗曼史这些私密世界。最近几年,一些作者,比如莱罗内·本尼特和威廉姆·马弗尔,则直接挑战将林肯描绘成美国历史上一个圣徒式人物的传统。相反,他们认为,林肯持有种族主义观点,是一位政治上的机会主义者,违背了关于自由的宪法原则。有这么多学者在阅读同样的一手资料之后,针对同样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个性却得出如此千差万别的结论。这经常让不是历史学家的人惊讶不已,但也体现了人文学科所做的研究的本质特征。

历史学家没能达成共识的一个研究课题是林肯在美国内战之前和内战期间所展示出来的领导力的本质特征。通过分析林肯所做出的各种决策以及对这些决策的不同解释,我们可以开始按照德鲁克的领导力模式来评估一下林肯的表现。

价值观和目标的协同一致

德鲁克领导力模式的第一个元素是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在价值观和目标方面的协同一致。在评价林肯的领导力表现时,关键的一点是要明确我们所讨论的“追随者”是哪些人。很明显,搞分裂的南方邦联诸州并不认同林肯维护联邦的目标。民主党内的政治反对派同样也总是指摘林肯。边境各州也并不真心实意地认同林肯的目标;1861年,当林肯请求支援时,肯塔基州和密苏里州的州长都拒绝发兵。甚至是他在北方的支持者中也有不少对他设定的目标表示怀疑。1861年4月25日,《纽约时报》有篇评论慨叹:“每一次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刻,人们的内心总是渴求一位能够代表自己理念、自己情感和自己目标的领导人出现……现在,我们尚未找到这样一位能够领导时务的英雄。”随着北方联邦不断遭遇失败和挫折,从李将军在第二次布尔朗战役中所取得的辉煌胜利到南方联军攻陷马里兰,不断有人攻击林肯做出的军事决策、其领导能力和道德品质。很显然,在整个内战期间,林肯的“支持者”当中并不是都认同他的目标和价值观。

在美国在内战期间所面临的分裂环境下,争取一批能够认同林肯的价值观和目标的支持者,还是非常艰难的。要准确地评估林肯是否有能力将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与其追随者的目标和价值观匹配起来,就不得不先考察一下他在存在严重分歧的情况下找到共同点的能力。这方面的一个实际例子是林肯发表废奴宣言的时机把握和针对奴隶制展开的辩论的性质。6

林肯自己关于奴隶制的立场在其职业生涯也有过变化。当他最终认为奴隶制在道德上是错误的时候,他坚信自己需要通过采取行动来体现其认识。但是,林肯也极为清楚自己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他知道绝大多数的北方人都不会支持突然将战争转化成为“废奴运动”的做法。林肯的废奴宣言的准备过程和发布时机的选择都表明他理解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共享目标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如果在战争的性质问题上缺乏共同的理解,大多数北方人显然会放弃对战争的支持。


您还未登陆! | 登录 | 注册
相关课程

TTT-VI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80 root

TTT-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7 root

TTT-I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1 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