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中仆从式领导力的其他例子很多。沃尔玛公司通过系统化地推行犹太-基督教的仆从式领导力模式来将自己定位为“全美的基督教象征”。在穆斯林占大多数的马来西亚,杨忠礼用其基督教价值观来指导杨忠礼集团公司的运营,在组织上下推行符合伦理的行为规范。那些奉行犹太-基督教传统的仆从式领导者,通常会让其组织理念反映其个人的信仰,致力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努力履行其信仰所要求的各种道德义务。
在仆从式领导力中,通过领导力提供尊严对个人的发展和组织使命的完成显得至关重要。当被问到自己在帮助人发展方面的名声如何时,Herman Miller公司当时的董事长麦克斯·德普雷说过:
我先要讲一下我个人的一个观察,我相信,首先,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来塑造的。我们降生之时拥有多种不同的天赋。我想从那时起,领导者就需要以一种亏欠和感恩的心态来看待自己。领导者的领导力才能是其追随者赋予的。我们美国在本质上是一个由自愿者构成的国度。我想,这就意味着人们之所以选择某个人做领导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们相信这个领导者能够帮助自己提升能力,从而去完成在人生中设定的目标。这就让领导者处于一个有所亏欠和需要感恩的位置—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亏欠组织、要对组织感恩的地方。
神学家斯普劳尔在如何对待一个人和那个人的表现之间建立了关联。斯普劳尔指出,一旦一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得到尊重,由此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只是其副产品而己。如果得不到尊重,那么这个人就会变得一撅不振、三心二意,劳动生产率低下、工作质量糟糕就成了其副产品。威廉·波拉德在《公司的灵魂》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一旦公司的目的与按照上帝形象塑造出来的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紧密地关联起来了,就能让工人的内心和精神释放出强大的力量。”他提供了很多例子,这些例子都证明了他从他在ServiceMaster公司工作时得出的观点。
诸如德普雷和波拉德这样的领导者认为在工作中提出上帝这一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有多重原因,但是最关键的是人在工作中得到发展的问题。根据犹太-基督教传统,承认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塑造就是承认人有与生俱来的尊严和地位。和其他宗教传统一样,犹太-基督教传统给出了判断行为是非的指导原则,有了这些原则就能够判断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负责任的行为。
犹太-基督教对仆从式领导力的诠释通常会强调一个更高的精神上的权威在引领组织使命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这种诠释也为人有发展潜能奠定了道德基础;了解了所有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塑造出来的,领导者就能遵循宗教式的律令,在工作场所中坚持平等和公平的标准。最后,犹太-基督教传统认为,必须在工作场所中建立健康的社区感,在该社区中,人可以与催人奋进的组织建立和发展有意义的关系,成为其中一分子,找到地位,实现自我价值。我们在第五章中对此有过详细分析,但是,在这里,我们要看的是一些领导人如何将其宗教信仰与其领导力哲学关联起来。
现在,让我们开始讨论杰出领导者的一个具体例子,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其既是众多学者纷纷研究的主题,也是普罗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