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长为导向的能力
林肯是以成长为导向的,证据是其早年的自学经历以及他在担任总统期间个人方面和专业方面持续不断的成长历程。林肯赤着脚靠在树边阅读的形象一直是林肯肖像画中最流行的形象,也有充分的历史证据支撑这一形象。作为后革命(这里的革命指的是美国的独立战争)时代一个对“人要靠白手起家”这一理念深信不疑的美国人,林肯一直认为受教育是一个人在美国取得成功的可行道路;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绝非一般同龄人可比。作为一个学法律的学生,林肯继续保持着这一阅读习惯,对于标准的法律文本他反复阅读,不断解释,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林肯在做总统的时候也一直关注其个人的成长。他深知自己作为国家元首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因此任命了很多经验丰富的人进入其内阁,其中有不少顾问还是他的政治对手。随着其自信心的不断增加,林肯减少了对他那个“由对手组成的团队”的依赖,在第二个任期内他所选择的内阁成员不仅是有才能,对林肯个人也极为忠诚。作为三军统帅,林肯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他通过自年轻时和在法学院求学时就掌握的大量阅读的方法来自学军事战略和战术。尽管林肯自学和在战争中亲力亲为的做法令手下不少将军甚为恼火,但是他自己似乎很好地适应了这一角色。有一次当麦克莱伦未能履行职责时,林肯自己制定了一套作战计划,去攻打弗吉尼亚的诺福克镇。由林肯亲自策划和指挥的于1862年5月9日开始进行的进攻战取得了胜利。萨蒙·切斯给他女儿写信时说:“这一战使得总统先生费时一周的精心准备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我确信,如果不是他亲自指挥,诺福克镇可能还在敌人手中。”
随着林肯在总统职位上反复思考奴隶制问题,他在伦理道德方面也有所成长。一开始,他只是希望不让奴隶制蔓延到全国。但是,到1854年,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他的演讲中提起这一问题就已经带上了明显的道德义愤感。最后,身为总统的林肯开始认为只有彻底解放奴隶,才是拯救联邦的唯一希望。他个人的成长使得对战争目的的定义发生了改变,从最初简单地挽救联邦转变为通过废奴来挽救联邦:
联邦的战争目的不断演变的故事也是林肯个人不断成长的故事。事实上,在战争期间,真正完全没有改变初衷的人是非常罕见的。林肯个人对道德义务的理解以及对冲突本身的意义的理解,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改变,因为其身上肩负的沉重领导责任、战争所造成的巨大伤害以及个人的悲痛程度都在不断地改变。尽管林肯不得不保持其深不可测的一面,但是还是有不少迹象表明他对天意干预的理解,一方面影响了他的思想,使他因此做出了废奴这一最重要的决定,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他的决心,使他勇于应对这一决定一旦做出可能带来的任何后果。
超验的能力
克劳德提出的超验的概念是指领导者要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大棋局中的小棋子。具有超验能力的领导者能够理解,自己只是一个巨大拼图中的一小块,既不是宇宙的中心,也不是自己所在的组织的中心。林肯不仅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国家元首的局限性,而且还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必须听命于并非自己制定的更高的原则。他从道德上反对奴隶制,直接反映了他对蕴含在《独立宣言》中的原则的尊崇。在他看来,《独立宣言》是“一个几近神圣的关于普世性原则的声明,该声明与他对上帝的信念完全一致,他认为,上帝创造了人,人是生而平等的,上帝根据公平的原则与人发展关系”。林肯认为,联邦就是基于这一几近神圣的宪章而建立的,联邦本身的重要性在任何一个人的重要性之上,因此要不惜一切代价来保卫联邦。最后,林肯对神圣天意的信念及其宿命论的观点也影响了他对尘世事务的看法;包括美国内战在内的所有尘世事件都要受到神秘的上帝之手的牵引,最终不可能单靠凡人的力量来决定。林肯的神学理念以及他对美国开国理想的敬重让他更加谦卑,帮助他获得了克劳德所说的超验的领导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