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威尔第与菲狄亚斯学习

 第一次经历是从威尔第的《法斯塔夫》中学到的。德鲁克那时候还是学生,在汉堡的歌剧院里欣赏了这一作品。这部歌剧给德鲁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决定要仔细研究一下。让他觉得难以置信的是,威尔第创作这部歌剧的时候已经八十高龄了,他本可以好好享受生活。威尔第曾辩解道,自己作为音乐家,尽管竭尽全力,却总是没能达到完美的水平,因此总觉得自己有义务再试一试。威尔第这种追求完美的工作观日后成为德鲁克的自我理想。“我那个时候就决定,”德鲁克曾写道,“将把威尔第的话作为自己的指引。我那个时候就决定,等到我年纪大了的那天,也绝不放弃,我会继续努力。同时,即便我知道自己永远不能达到完美,我也会努力追求完美。”[23]第二次经历也跟追求完美有关。这次德鲁克的学习对象则是菲狄亚斯。菲狄亚斯是古希腊的一位雕塑家,他的雕塑作品装点了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当时,菲狄亚斯干完活领报酬的时候,别人告诉他,他根本没必要花那个功夫如此仔细地雕刻,其实只需要把精力放在雕塑的正面就行了。因为这些雕塑是放在神庙的顶部,而神庙又建在山上,根本没人能看清楚。菲狄亚斯则回答说,虽然参观神庙的人无法看清自己的作品,神肯定是能看清的!

    这两个故事背后的哲理便是对完美的追求。两个故事中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所关注的都不仅仅是自己的受众,而更是自己对于宏观意义上的他者的义务,这种义务也成为了他们自我理想的核心。尼采曾经做过大同小异的论述,他认为有些话语的对象只能是遥远的他者。[24]对威尔第来说,遥远的他者是后世之人;对菲狄亚斯而言,遥远的他者则是众神本身。再多的学习或努力对遥远的他者而言都是不够的,因为这些艺术家的努力是在其美学价值而非其功用上被加以理解的。因此,在德鲁克构建的欲望概念中,第一个元素就是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为接触到遥远的他者而对完美的追求。欲望的客体被置于崇高之中,这在欧洲艺术、文学和哲学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朗基努斯到齐泽克都是如此。[25]

 一种学习方法

 1929年,年轻的德鲁克在法兰克福做记者的时候,养成了一种创新的学习方法。他那个时候虽然只报道金融和外交方面的新闻,但他很快意识到,一名成功的记者需要广为涉猎。他也因此养成了广泛阅读其他学科书籍的习惯。这为其日后作为管理学教育家和思想家时的学术活力奠定了基础。这也体现了他含蓄地向读者主张的自我更新策略。德鲁克这一学习方法的核心是在三到四年内学习一个新的领域,直到对该学科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这么做了大概60年之后,德鲁克掌握了大量知识。这种方法也使他对研究方法的多元性报以开放的态度,因为他很早就明白,不同学科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是可以接受的这一点上有不同的假设。德鲁克通过这样的方法涉猎的领域包括艺术、经济、金融、历史、国际关系、法律等。正是这样的学习方法,为他之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基础,他才有可能将管理学视为一门综合学科,视为一类可以系统学习的博雅艺术。而当时的大多数教育人士都只关心管理学中的诸多元素(而不关心一般理论)。[26]

 向新闻界学习

 上面提到的学习方法可以说德鲁克是为了做新闻在学习,而他提到的下一种学习形式则是向新闻界学习。作为一名年轻记者,德鲁克的学习曲线飞速上升,是因为20世纪30年代,战争导致许多报社出现了撰写社论的记者岗位的空缺。这意味着,年轻记者们为了能够胜任这一高级职位,必须要尽量接受最全面的训练。而德鲁克(所在的那家法兰克福报社)的总编辑既有精力也有意愿,保证了这种训练的迅速实现。在这种训练中,接受训练的记者每年有两次需要在长周末完成详细的反馈。等德鲁克意识到他当时在新闻界接受的这种训练有多珍贵的时候,已经是之后(20世纪40年代他在美国教授管理学的时候)的事了,这激发了他成为管理学方面的教育者和作家的斗志。他因此决定每一年都回顾一下自己的作品,而他采用的方式跟当初在法兰克福的总编辑教给他这样一位年轻的受训记者的方式大同小异。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制作一份列表,列明自己觉得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以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跟战争年代的很多美国小说家一样,德鲁克开始学着学习,学者写作,也是为了满足新闻界的需求。他直到逝世前都仍然在为商业报刊撰文也就不足为奇了。


[23]见德鲁克 (1997). ”重塑个人,”德鲁克看亚洲:德鲁克与中内功的对话, 牛津: 巴特沃斯-海尼曼出版社, 103-104.

[24]拉康曾经表示,“公共话语的危险性恰恰在于其受众都是离其最近的那些人——尼采认识到,有一种话语是只能向离其最远的那些受众去叙述的。”见拉康, 雅克 (1979). “弗洛伊德无意识及我们的无意识,” 精神分析中的四个基本概念, 23.

[25]见齐泽克, 斯拉沃 (1989). 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 伦敦: 维尔索图书出版公司. 有关崇高这一概念在商业研究中的应用,见琼斯, 坎贝尔与斯派瑟, 安德烈 (2005). “企业家精神的崇高客体,” 组织学, 12(2), 223-246.

[26]德鲁克, 彼得 F (1997). “重塑个人”, 德鲁克看亚洲:德鲁克与中内功的对话, 105.也可见德鲁克, 彼得 F (1994). “作为社会功能与人文学科的管理,” 新现实, 纽约: 哈珀商业出版社, 221-231.


您还未登陆! | 登录 | 注册
相关课程

TTT-VI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80 root

TTT-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7 root

TTT-I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1 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