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产率很重要

    一开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清生产率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1 生产率是什么?

    虽然生产率是个很直截了当的概念,但公共讨论中仍然存在很多混淆和误解。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定义和衡量生产率的方式不止一种。例如,商界人士常用金融的眼光去看待,注重单位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利润和成本。而工程师的眼光则更偏重技术层面,关注工厂或机器得以实现产出的能力。经济学家则倾向于将生产率增长视为技术或生产知识的进步。

    从政策角度来看——这也是本项目采取的角度——生产率最好被视为生产的效率,以生产的投入量被转化为商品和服务的产出量的速度来衡量。简单来说,生产率是指一段时间内产出与使用的投入之比。

    生产的投入包括劳动和资本(例如房屋、机器、设备、土地等资产),还包括购买的材料、零部件、能源和服务。

  2.2 为什么说生产率很重要?

    生产率的增长意味着一个国家会有更多的产出。更重要的是,产出的增长还意味着工资的增长。因此,生产率增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决定了一个国家利用人力物力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还决定了这个国家提高工资和提升生活水平的能力。

2.3 如何衡量生产率?

    由澳大利亚统计局(ABS)发表并用于公共讨论的生产率值都是以数量为基础的。这意味着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都被剥离了。

    生产率的衡量方式是产出量与实现这些产出的投入量之间的比。根据投入的不同,存在不同的生产率的值:

    x 劳动生产率指产出量与投入的劳动量(一般指总的工作时间)之比。

    x 资本生产率指产出量与投入的资本量之比。

    x 多要素生产率(MFP)指产出量与投入的劳动与资本总量之比。

    这些不同的衡量方式能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然而,一般认为多要素生产率MFP较为综合,因为它同时涉及两种重要的投入类型——劳动和资本。

  2.4 生产率增长的性质

    企业层面的生产率增长来源于创新。这不仅仅是降低成本的问题。创新的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创新使企业引进更新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产出或使其制造出更新更好的产品。创新不意味着发明,企业可以利用别人的发明来实现创新。

    有些人认为,生产率就是投入更少产出更多,或者工作更努力。短期来看,这些看法在一些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就长期而言,如何更聪明地工作比如何更努力地工作更能提升生产率。例如,如今的工人得以使用电脑以及更精密的设备,他们一天的产出,远大于十年前的工人或上一代人一天的产出。

    对一个产业而言,生产率则不仅仅与企业创新的速度有关。生产率还与企业活力有关——企业进入或退出该产业以及企业的相对增长和衰退的情况。即便在同一产业里,不同的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也有所不同。如果高生产率的企业增长或进入市场的速度大于低生产率的企业衰退或退出市场的速度,则该产业的平均生产率将有所提高。

    一个产业的相对增长和衰退也是同样的道理。高生产率与低生产率的产业之间的相对发展,可以造成一个国家生产率的增长或下降。

  2.5 影响生产率的因素

    生产率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十分复杂而又相互依存。没有哪一种因素有决定性作用。

    影响多要素生产率(MFP)的因素包括技术的进步与传播、新的管理方式、生产流程以及新的劳动技能。更深层次的因素还包括基础设施的性质及质量,贸易及投资的开放程度以及企业及产业间资源配置对市场条件变化的响应能力。

    多要素生产率(MFP)的增长除了受劳动和资本的影响,还受其他所有因素的影响,因为多要素生产率(MFP)考虑到了各种投入。换句话说,多要素生产率(MFP)的增长反映了其他所有决定劳动和资本结合并实现产出的效率的因素——技术因素和其他因素。

    影响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因素与影响多要素生产率(MFP)增长的因素一样,再加上每个工人拥有的资本量(因为资本并没有包含在投入中)。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增长常被视为资本深化(本质上指资本与劳动之比的增长)和多要素生产率(MFP)增长(一般生产效率的增长)的综合。

    例如,如果工人得以使用机器设备,而无需再借助手动工具(资本深化),又或者工厂采取了新的轮班制,使得工厂的资本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就能实现增长。

    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标反映的,远不止工人完成任务时的努力程度和效率。

  2.6 生产率趋势

    过去三十年间,澳大利亚的生产率呈现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趋势(图1)。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这一时间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x 1984-85年以及1993-94年前生产率增长的起始阶段

    x 1993-94年以及2003-04年间生产率增长的激增阶段,多要素生产率(MFP)增速翻倍,达到每年1.8%。微观经济层面的改革和信息通信技术(ICT)革命常被认为是这次激增的主要原因。

    x 2003-04年间生产率增长的暴跌阶段,多要素生产率(MFP)增长持续低迷——这对于如此长的时期而言是很不寻常的结果。这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资本生产率的持续下降促使多要素生产率(MFP)也跟着走低。(多要素生产率(MFP)可以视为资本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而资本生产率的下降,又主要来源于资本的急速增长超过了产出的增长,尤其是因为采矿业的投资热潮。

图1:澳大利亚生产率表现的三个阶段

微信图片_20181206091750.png

    以上的简要介绍表明,数字生产率是澳大利亚生产率激增的部分原因,但我们仍需跳脱采矿热潮的影响,去探究数字化是否持续促进了生产率的增长,如果是的话,其影响的程度又有多大。


1 2 345
您还未登陆! | 登录 | 注册
相关课程

TTT-VI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80 root

TTT-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7 root

TTT-I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1 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