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生产率
对有关数字化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基本概念的介绍
2015年5月
通讯局研究中心(BCR)的报告,由通信部首席经济学家及BCR主任保罗·帕特森博士授权发布。报告由BCR专业经济顾问迪恩·帕汉姆与其他BCR成员撰写。
对帕汉姆先生对本研究项目的贡献表示感谢。
通讯局研究中心
通讯局研究中心是通信部下一所专业、独立的经济及统计研究单位。研究中心侧重数字化,凭借以事实为基础的有效政策发展及基于经济学与统计学研究的建议,支持合理公共政策的发展。
欲知更多有关BCR数字化生产率项目的信息,请联系:
尼克·麦克林托克 BCR经济分析组组长
联系电话:02 6271 1598
电子邮箱:Nick.McClintock@communications.gov.au
皮斯·塞加拉雅思克兰
联系电话:02 6271 7426
电子邮箱:Peace.Segarajasekeran@communications.gov.au
1、引言
电脑和数字技术无处无在。
我们很多人每天都携带着一款强大的电脑,那就是我们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运算能力,远超当初首次将三位宇航员带上月球的阿波罗导航计算机。
如果你选择传统的方式,开着车去当地的购物中心购物,你开的车可能由很多车载电脑控制着。等你到了购物中心,你可以挑选商品,而这些商品是靠销售点信息进行管理和进货的。你要的商品上有条形码,能从中央控制的数据存储中心调出商品价格。你付款的时候直接使用了银行卡,这也是一种电子支付。
数字化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交、教育、工作、娱乐以及我们与商业和政府机构的交易方式。
然而本文则着眼于经济体中的供给侧——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这只是通讯局研究中心(BCR)目前研究项目中的一个。
数字化无疑对商品与服务的生产、配送和销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几个例子:
x 农民可以通过GPS设备指引机器精确施肥。
x 矿工可以通过使用包括无人驾驶卡车在内的技术,在珀斯远程控制皮尔巴拉的采矿工作。
x 建筑公司可以在开始施工之前,通过数字模拟技术发现施工中潜在的问题。
x 医疗服务提供者可以使用许多数字技术,比如核磁共振扫描。
x 高端制造领域如今频繁使用机器人。
x 公司利用数据网络,协调全球供应链上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和配送。
x 服务公司建立和运用消费者数据库,以提供精准营销及个性化产品。
x 智能仪表可以帮助消费者分散一天内的能源使用,减少高峰时期的需求,以此降低能源供给扩张的需求。
本次BCR项目的具体侧重点在于,除了无可否认的广泛和深刻的变革之外,探究数字化是否仍然对澳大利亚经济的生产率增长方面有推动作用。
深刻的变革并不一定带来广泛或重要的生产率增长。但与此同时,许多研究也表明这种增长并非只是一种猜想。
十多年前,计算机带来的生产率提升是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虽然其中不乏较为夸张的言论(尤其在美国),并从某种程度上引发了技术泡沫的形成,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确实对生产率增长有所帮助,却是有确切证据支持的。
证据显示,澳大利亚在20世纪90年代从中获益。事实上,我们国家是最早将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投入创新领域从而实现生产率提升的国家之一。
十多年后,是时候再次审视生产率与信息与通信技术(ICT),或者说更广义层面的数字化之间的关系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数字化在快速发展,而生产率增长却显著下降。其中有三个似乎十分相关的问题:
x 90年代由ICT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只是一次性的现象而不会对生产率的增长带来更多机会吗?
x 生产率增长的机会是否会继续,只是没有被把握住?
x 数字化是否实际上促进了澳大利亚生产率增长,只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其他要素拖了后腿?还是说我们的衡量方式不足以反映这种增长?
回答以上的问题,可以促使政府更好地回应相关的政策问题。提升澳大利亚的生产率增长十分重要,可能存在重要的影响因素却未被发现,又或者在制定政策时没有受到适当的注意。
本文阐释了与通讯局研究中心数字生产率项目相关的核心概念和问题,结尾部分附上了要点总结。本文旨在为那些对数字生产率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信息,促进讨论,同时以此对项目的其他外部参与方予以协助。
- 1: 《理解生产率》学习计划内(一)
- 2: 德鲁克:生产率:管理能力的第一
- 3: 德鲁克:财富创造资源的创造性运
- 4: 德鲁克:“新的价值
- 5: 看懂生产率:入门读物,加拿大统
- 6: 浅谈数字生产率,”
- 7: 威廉·鲍莫尔:&
- 8: 《理解生产率》学习计划内(二)
- 9: 教务通知(1)
- 10: 《理解生产率》学习计划(三)
- 11: 德鲁克:“生产率的
- 12: 德鲁克在哈佛肯尼迪学院的讲演:
- 13: 德鲁克:《21 世纪的管理挑战
- 14: 《德鲁克经典管理案例解析》案例
- 15: 柯赫:《做大利润》第四章 摆脱
- 16: 柯赫:《做大利润》第八章 知
- 17: 威廉姆·麦克格恩
- 18: 国企改革—&mda
- 19: 彼得·施瓦茨
- 20: 《理解生产率》学习计划内(四)
- 21: 教务通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