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何上帝会创造出这样的一个不那么完美并因此而容易受到恶之影响的世界呢?莱布尼茨对此给出的答案是,上帝从几个可能的世界中进行选择,而他最终所选的已经是可能的诸多世界中最完美的一个了。莱布尼茨将完美定义为多样性和和谐度都得到最大化的世界。由于多样化和和谐度这两者都极为重要,因此上帝不得不在世界每一个属性之中做出取舍决定。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实现秩序或者和谐的目的,多样性或差异性的属性就不得不被牺牲掉。一旦上帝做出了取舍决定,他最终就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在所有可能的世界里选择了最好的一个。但是,人总是倾向于只从世界究竟是如何影响到人自身的角度来看整个世界的,而不会从更宏大的视野去考虑问题。结果就是,我们可能看到了不完美,而实际上,上帝在他所面临的所有选择中,已经在各种可能中选择了最完美的世界:
在上帝面前,没有任何物质是绝对卑微或者绝对宝贵的……可以确定的是,上帝赋予人的比赋予狮子的要多;尽管如此,我们也无法明确地说,上帝在所有方面都更偏向人而不是狮子种群。即便真是那样,也绝不意味着就应该在考量无数生物当中存在的、普遍的混乱状态之前优先考量一部分人的利益。这样的观点是旧时代的残留物,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个可耻的公理,它认为万物都是为人而创造的。
莱布尼茨所谓“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一个”对人来说显然也不是个乌托邦,尽管有不少人会这样解读。伏尔泰的哲理小说《老实人》的主角潘格罗斯博士就是莱布尼茨的忠实信徒,他宣布,尽管有一个接一个的灾难,但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的世界里最好的一个了;老实人(康迪德)对此做了一个著名的回应:“如果这就是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一个,那么其他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4尽管莱布尼茨可能对人的存在抱有乐观的看法,但是他的论文也承认了不完美或者恶的存在。德鲁克也同样意识到了,不完美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多样性而做出的取舍决定的一部分。对于德鲁克来说,多样性是人性中最清晰可见的特征,把我们每个人区分开来的能力和兴趣方面的差异性就是明证。德鲁克呼吁人们不要试图去“修复”认知到的不完美,而要看到平衡中所体现的优雅:
也许,真正的问题在于你们,我的朋友们,总是认为有或者应该有一种所谓正确的方法。反托马斯主义、反笛卡尔主义和反康德主义的传统思想,有一个核心观点,那就是,判断一件事情正确与否,要根据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目的以及是否符合一个特定的组织的特定需求来确定……我深信,我们在尘世的工作不是试图去改进上帝的工作——不管我们是否可以找出茬儿来——而是为上帝增添荣耀,并把我们自己的活儿干好。
通过自己对“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一个”的设想,莱布尼茨成了德鲁克在“多样性方面的先知”。德鲁克并没有试图去找到根本不存在的“万无一失的技巧”,也没有试图去“改造老板(或者甚至是下属)”。他建议高管们,“停止无缘无故地抱怨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一切。要想一下自己究竟能做些什么?”和莱布尼茨一样,德鲁克尽管对人类潜能也抱有乐观的看法,但是他仍然意识到人作为个体做不到万无一失。如果恶被定义为人的不完美或者弱点,那么恶也是这个多样化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总是倔强地坚持要表现得像人一样,而那……就意味着小气、贪婪、浮夸、充满权力欲,当然,也意味着恶。”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一个只能是一个尚能容忍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