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运作方式

知识社会的知识需要高度专业化,才能实现生产力。这一点暗示了两条新的要求:1、知识工作者需要以团队形式工作;以及2、知识工作者必须与一个组织建立关系,而大多数情况下也就意味着,知识工作者必须要成为一个组织的雇员。

如今,很多人都在谈论团队和团队合作。大多数讨论的前提假设就错了,即,我们从未以团队的形式工作过。事实上,人类总是在以团队的形式工作。很少有人能够单独工作而还很有效率的。农民一定需要自己的妻子,而这位妻子也需要自己的丈夫。两人以团队的形式工作,同时又与他们的雇员,也就是他们雇来的帮手一同工作。工匠也需要妻子,两人也进行团队合作。工匠负责手工工作,妻子则打理与顾客相关的事宜,或是管理整个生意。两人又跟自己的工人和学徒组成团队。当下的讨论还假设团队的形式只有一种。但事实上有很多种2。而直到今天,重点都不曾放在团队上,而是放在团队的个体上。由于知识工作专业化程度越高就越有成效,团队成为了真正的工作单位,而不再是个体。 

如今人们谈论的团队——我称之为爵士乐队式团队——只是团队形式的一种。事实上,这种形式的团队操作起来是最为困难的,它需要最多的时间来提升团队的绩效能力。

我们必须学会为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团队形式。我们需要学会理解团队,而这一点目前为止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理解团队,了解各种团队形式取得绩效的能力、它们的长处、不足,学会在不同形式的团队之间权衡,这些都将成为人的绩效的核心问题。 

知识工作者还需要掌握如今几乎无人掌握的一些知识:如何从一种形式的团队切换到另一种形式的团队;如果将自己融入团队之中;自己能从团队中期待些什么;以及反过来,自己能为团队贡献什么。 

根据知识工作的类型决定能使其发挥到极致的团队形式,同时组织该团队并将自己融入其中,这些能力将成为知识工作者工作成效的要求。到目前为止,这些知识从未有人教授或学习过(除了一些研究实验室)。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主管人员意识到,决定一项工作需要什么形式的团队,决定如何阻止这一团队并让其行之有效,很大程度上是这些主管人员的职责。就团队工作及其特征、规范、表现特征和评估而言,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 

知识工作者必须是专业人员,这一观点的第二点影响也同样重要,即知识工作者需要作为一个组织的成员进行工作。只有组织才能提供知识工作者有效工作所需的连贯性,也只有组织才能将知识工作者的专业化知识转化成绩效。 

专业化知识本身并不能产生绩效。如果没有诊断环节的话,外科医生并不能起到自己的作用,而诊断行为大体而言并非外科医生的任务,也不在他能力范围之内。市场调研人员本身只产出数据。要将这些数据转化成信息,甚至使它们在知识行为中发挥作用,还需要营销人员、销售人员、生产人员和服务人员。如果只是独自研究和写作的话,历史学家可以做到卓有成效。然而,一旦涉及到教授学生,就还需要一大堆其他专家,他们的专业特长可能是文学、数学或是史学的其他领域。这就要求专业人员能够与一个组织建立关系。 

这种关系可能是顾问关系,为组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而对于绝大多数知识工作者而言,这种关系便是成为一个组织的全职或兼职雇员,无论是政府部门、医院、大学、企业、劳工组织或者数以百计的其他组织类型。在知识社会,产出绩效的不是个人。个人是成本核心而非绩效核心。产出绩效的是组织。内科医生个人也许知识渊博,但如果没有其他学科——比如物理、化学、基因学等——的知识,内科医生也无法发挥作用。内科医生离不开诊断医生利用X光或超声波的成像仪器,通过抽取和解读血样,使用脑部扫描等方式获得的检查结果。医院就是内科医生的生命线。医院为身患重病的病人提供服务,为其提供生理或精神上的康复措施,没有这些病人也无法痊愈。而为了提供这些服务,提供心电图、血样分析、核磁共振成像以及理疗师带来的练习,内科医生必须与医院这样的组织建立关系。医院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并以此结构永恒运转的企业。


您还未登陆! | 登录 | 注册
相关课程

TTT-VI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80 root

TTT-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7 root

TTT-IV期 研讨视频

学员:0 课时:31 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