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雇员?
大多数知识工作者,终其一生都将是雇员。雇员这个词跟传统意义上的含义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不仅适用于英语,也适用于德语、西班牙语和日语。
就个人来看,知识工作者依赖于自己的工作。他们由此获得工资或薪水,他们可能受到雇佣,也可能遭到解聘。法律上来看,他们每个人都是雇员;但整体而言,他们是唯一的资本家。雇员们通过自己的养老基金或其他储蓄(比如,美国的共同基金)越来越拥有生产资料。在传统经济学——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工资基金与资本基金是绝对分开的,前者全部都用来消费。大多数工业社会的社会理论正是基于这两种基金之间的关系,无论这是冲突关系还是必需而有利的合作和平衡关系。而在知识社会,两种基金合二为一。养老基金实际上成为了待付的工资,于是也就成了工资基金。同时,养老基金也成为了知识社会的主要资本来源,即使不是全部资本来源的话。
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知识社会中的雇员,即知识工作者,还拥有生产工具。马克思精辟地指出,工厂的工人并不拥有、也不能拥有生产工具,他们与生产工具是脱离的。马克思还指出,工人不可能拥有蒸汽机,也不可能在换工作的时候将蒸汽机一并带走。蒸汽机必须属于资本家,必须由资本家控制。而在知识社会,真正的投资对象不再是机器或工具,而是知识工作者的知识。没有知识,再高端复杂的机器也毫无用武之地。
市场调研员的工作需要电脑。不过如今,他们都有自己的个人电脑。个人电脑只是很便宜的工具,很轻易就能随身携带。而市场调研真正的资本设备是对市场的了解,对数据的了解,以及商业战略对市场调研的运用。而这些知识都储存在市场调研员的大脑里,使他们独有而不可分割的财产。外科医生做手术的时候需要医院的手术室以及里弥漫昂贵的资本设备。但是外科医生真正的资本投入,是他12或15年的训练,是他在各个医院工作时获取的知识。没有了这些知识,医院昂贵的手术室也形同虚设,大为浪费。
无论知识工作者掌握的,是像外科医生这样的高端知识,还是初级会计那样的基础知识,上述道理都是一样的。无论哪种情况下,决定雇员是否具备生产力的都是他的知识投入而不是组织提供的工具、机器或资本。工业时代,产业工人对资本家的需求远大于资本家对产业工人的需求。正是基于这一点,马克思认为总会有剩余的产业工人,总会有产业工人的后备军,因此也总是能够确保工资水平永远在温饱以下(这可能是马克思最大的失误)。而在知识社会中,可能性较大的假设,同时也是所有组织的运转都应做出的假设,就是组织对知识工作者的需求远大于知识工作者对组织的需求。组织需要推销其知识工作,才能招徕素质合格甚至素质优良的知识工作者。双方越来越互相依存,知识工作者必须了解组织的需求,组织也必须明白知识工作者的需要、要求和期望。
由于工作的基础是知识,知识组织不再有上下级之分。3
这种形式如同交响乐乐队。首席小提琴手自然是乐队中最重要的一员,但首席小提琴手并非竖琴演奏家的上级。他们是同事关系。竖琴部分是竖琴演奏家需要演奏的部分,而非指挥或首席小提琴手委派给他的任务。
在中世纪,人们无休止地讨论着知识的层级地位问题,声称哲学是知识中的女王。如今,我们早已不再这么认为。知识无分高下。当一个病人因为趾甲内嵌而求医时,管用的是足病医生的知识,而不是脑部外科医生的知识,即便脑部外科医生经受训练的时间更长,收费也更高。相反,如果一个主管被委派到国外,他迫切需要掌握的知识其实是流利使用该国的语言。这一技能当地人两岁的时候就掌握了,无须什么投入。正是因为知识社会中的知识是应用知识,其地位来源于知识的适用情况,而非知识的内容。换句话说,一种情况下所谓的知识——比如一位美国主管被派往首尔之后所需的韩语知识——,在另一情况下——比如几年之后这位主管需要考虑公司在韩国的策略——可能只是信息,而且是不太相关的信息。这一现象也是全新的。过去,人们把各种知识视为恒星,在知识的宇宙中占据着自己的位置。而在知识社会,各种知识只是工具,知识的重要性和地位因而取决于需要完成的任务。
- 1: 《理解生产率》学习计划内(一)
- 2: 德鲁克:生产率:管理能力的第一
- 3: 德鲁克:财富创造资源的创造性运
- 4: 德鲁克:“新的价值
- 5: 看懂生产率:入门读物,加拿大统
- 6: 浅谈数字生产率,”
- 7: 威廉·鲍莫尔:&
- 8: 《理解生产率》学习计划内(二)
- 9: 教务通知(1)
- 10: 《理解生产率》学习计划(三)
- 11: 德鲁克:“生产率的
- 12: 德鲁克在哈佛肯尼迪学院的讲演:
- 13: 德鲁克:《21 世纪的管理挑战
- 14: 《德鲁克经典管理案例解析》案例
- 15: 柯赫:《做大利润》第四章 摆脱
- 16: 柯赫:《做大利润》第八章 知
- 17: 威廉姆·麦克格恩
- 18: 国企改革—&mda
- 19: 彼得·施瓦茨
- 20: 《理解生产率》学习计划内(四)
- 21: 教务通知(2)